第七百七十七章 凯歌-《顽贼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虽然他早就知道这榆林城里总兵多,却也没想到徐勇的作战效率这么高。

    “好,勇气可嘉,给徐将录功,早前中炮死那个王世国,算在城外发炮的刘芳名身上。”

    刘承宗端详着送来的首级,命赵跻芳找石灰木匣收敛,对孔有德道:“你回去告诉孙龙,向前线没功绩的将领催战,再找些负伤撤下的军兵、俘虏,有目睹明军将校阵亡事迹的,送到中军报告。”

    就在这时,刘承宗余光看见榆林城内有黑烟蜂起。

    他便叮嘱道:“另外,向前线部队重申军纪,不得杀降、焚屋、欺辱军民,所获战利俘虏各军交至参将处,战后统一管理,张勇,带羽林两司入城寻左良玉,监督各部,有违者督其长官处理,轻砍手,重斩首。”

    孙龙手下那帮秃子传令、催战还行,真让他们监军,不好用。

    一方面,是刘承宗怕他们的脑袋叫旧明军借了;另一方面,刘承宗也担心他们或许对军纪,会有一些低于明军平均水平的独到理解。

    待孔有德回去传令,刘承宗看着榆林城无声地笑了笑,这才转过身来,继续对左懋第道:“左兄,刚才说到……怎么,可是觉得此间将帅,死的,可惜了。”

    自王世钦等人首级送到,左懋第脸上神情就十分僵硬。

    即使他是刘承宗放榆林将门年轻后辈去山西的亲历者,也早就知道,数万大军包围之下决意死守的榆林老将会落得何等下场。

    但当这些人血淋淋的首级真的摆在他面前,左懋第的情绪依然难以自持。

    但他无法对刘承宗说话。

    因为就在片刻之前,他们还像没事人一样,在榆林城远远传来听不真切的炮声轰隆里,闲聊着韩城县的情况。

    孔有德刚走,孙龙营下又有报信骑兵跑了过来。

    显然,是孙龙派遣孔有德之后,榆林城又有了新的情况,便加派人手过来报告。

    “报大元帅,榆林卫指挥使黄廷政,千户黄廷弼、黄廷用三兄弟聚旗军于凯歌楼,使枪炮据守十字街,其楼坚固,左将军难一攻下,张部堂请火箭百具。”

    “凯歌楼?在那用火箭,会把两旁民居都烧掉。”

    刘承宗端起望远镜,向榆林城中看去,能远远看见一座十字穿心的三层骑街高楼。

    榆林城南北纵贯的主街上,从北到南一共有六座楼式建筑。

    依次是北门上的镇榆楼、广有仓旁的钟楼、北鼓楼、凯歌楼、南鼓楼,以及南门上的镇远楼,也被称作六楼骑街。

    在这六座骑长街之上的楼式建筑中,凯歌楼差不多在榆林城的正中间,因为它以前就是榆林老城南城墙上的门楼。

    后来扩建南城,才把它改成十字穿心楼,南扩新城,也是榆林有两座钟鼓楼的原因。

    至于凯歌楼之所以最高,是因为武宗皇帝巡边时曾在楼上驻跸,改名叫‘太乙神宫’,后来用于举行祝捷、献俘等仪式,巡抚总兵可以站在楼上阅兵,便改名叫凯歌楼。

    刘狮子还是边军选锋的时候,曾在十字穿心的楼下走过一次。

    他很清楚这楼上守军若意志坚决,确实不好攻,但直接用火箭打更不靠谱,火箭那玩意扩散极大,一旦火势扩大,从凯歌楼那个位置,只能把整座榆林城都烧成一片火海。

    刘狮子这次东征没少纵火,但榆林城这座对大明无比忠诚的军事重镇,对他有极大的政治意义,万万不能烧成辽阳那个样子。

    所以单用火箭不行,还要有擅长攻坚搏战的勇士。

    “传虎贲营王自奇。”

    王自奇是张献忠的旧部,战阵搏战凶猛得很,曾在关中战役中以持长刀挑战龙在田的战象,斩断象鼻,使其转头践踏本阵。

    刘承宗虽然一直没叫他带兵,但有战功,官职就动一动,如今已经是虎贲营的把总了。

    不过片刻,王自奇便登上镇北楼,行礼道:“大帅!”

    “张部堂在城里遇到一座难攻下的城楼,你取火箭百颗,只携弹头,自南门入城支援,张部堂会用那个,过去传我命令,对守军劝降。”

    “若其不量祸福,执意一战,就把弹头点燃丢到城楼上,别飞哪儿都是,万万不可把城焚了。”

    “卑职领命!”

    待王自奇下城,刘承宗扶着城垛看向榆林,口中喃喃道:“黄廷政、黄廷弼、黄廷用,卫所世袭武官,想必也是英烈之后。”

    “比起老死病死,若不降我,战死……”

    刘狮子面无表情:“死得其所。”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